其他

新一轮全球化进程,领跑者为何是“中国队长”?

2017-10-06 新和零距离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d0557abzlqu&width=500&height=375&auto=0

  这两年,全球化进程遭遇了几件大事。


  英国脱欧、美国大选、意大利公投和2017年法国大选,透露出“逆全球化”思潮正暗流涌动的迹象。似乎短短一年时间,西方国家就从曾经的推手变成了反对者。


  另一件大事则是:中国正经历从全球化受益者到全球化贡献者和引领者的转变,“走向全球治理”。


  对全球化进程而言,后者意义更为重大。“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当反全球化式的“黑天鹅事件”频出时,中国持续分享全球化信心与动力,引领全球化进程,势必是最有看点的大事件。简单说,那就是在新一轮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浪潮来了!



“逆全球化”暗流涌动,中国发声坚决说不!


  先说些让人困惑、不太乐观的事情。


  2008年至2016年,美国对其他国家采取了600多项歧视性措施,仅2015年就采取了90项。在“美国队长”的“示范”下,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15年,全球实施的限制性贸易措施多达736个,同比增加50%,是自由贸易促进措施的3倍。


  让人深思的还有英国公投选择脱离欧盟,欧洲一些国家民粹主义政党强势崛起。由于国内阶层分化、社会分裂日益严重,不少欧美国家的民众开始质疑甚至反对全球化,保守主义、孤立主义等呼声四起。


  全球化进程中有进有退并不稀奇。奇怪的是,这轮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全球化,是由西方尤其是美国推动的。现在,它们退缩了,全球化进程难道就此完结?


  当然不是。


  在2017年年初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上,习近平对这个问题给出解答:困扰世界的很多问题,并不是经济全球化造成的。相反,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让它更好惠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



  作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发声对逆全球化说“不”,分量极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6年,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平均为31.6%,超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率的总和。


  经济学家、“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委员会”执行长和创始人马克·乌赞曾认为,“世界需要一个像中国这样的国家来确保不会出现全球化倒退的风险”。中国说“不”,大大消解了各种国际议题上“逆全球化”的噪音。


  “中国是开放世界经济体系的关键支持者,对全球化的贡献令人敬重”,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肯特•凯尔德称:“我确信中国将在设置国际规则,促进全球化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走向全球治理,中国这些年办了这些大事


  当美国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巴黎协定》,当西方主导国际事务的能力和意愿下降时,越来越多的全球治理专家将目光锁定中国。


  2017年9月,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马凯硕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指出,“美国正在背离全球治理,而中国正走向全球治理。”


  马凯硕所言非虚。这些年,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做了不少大事。


  这几年中国不断通过外交舞台,向世界讲述中国方案: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铲除三大赤字提供“中国药方”。今年3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9月,“一带一路”倡导的“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也被纳入联合国大会决议。



  中国去年成功主办了二十国集团峰会(G20),使之成为G20发展史上成果最多的峰会之一;今年中国还担任金砖国家峰会的轮值主席国,此前亚投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相继成立,中国与多个国家签署货币互换协议,人民币成功“入篮”。


  中国宣布建立20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设立总额为10亿美元的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索马里护航、尼泊尔地震救援、也门撤侨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国多次冲在一线,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开展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赢得世界尊敬。


  对此,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海伦·克拉克评价称,在改善全球治理方面,发展中国家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中国对全球治理的贡献越来越显著。《纽约时报》《赫芬顿邮报》等外媒称,中国正经历从全球化受益者到全球化贡献者和引领者的转变,未来世界将继续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


“一带一路”建设正重塑全球化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更是当前推进新型全球化最实际的行动,也是全球化领域“中国浪潮”最大的亮点。


  2013年,习近平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如今“一带一路”已成全球重要的公共产品。它通过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创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倡导战略对接等,为世界提供物质、制度和精神的公共产品。截至今年8月17日,与我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已达69个。据英国学者尚塔努·密特拉估算,“一带一路”项目将惠及全球63%的人口,并将为全球GDP贡献2.1万亿美元。



  美国战略家康纳在《超级版图》一书中提出,未来40年的基础设施投入将超过人类过去4000年!传统全球化中的关税减让,最多能推动世界经济增长5%,而新型全球化中的互联互通,将推动世界经济增长10%-15%。


  世界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则展望称,“一带一路”倡议辐射亚非欧六条经济走廊。未来10年,“一带一路”建设将成为亚洲和世界发展的发动机。


  未来学家的视野当然不止十年。


  在奈斯比特看来,“一带一路”建设正重塑全球化。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已经从“世界工厂”转变为全球投资者和世界投资银行。在可预见的未来,“一带一路”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合作平台,中国以一种新的全球化模式成为全球化多边倡议的领导者。


  重塑全球化,这就是呼啸而来的中国浪潮。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本期编辑:陈川

责任编辑:杨磊

审        核:杜刚

新和零距离

投稿邮箱:xhljltg@163.com

联系电话:0997--813962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